妖精视频免费播放_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49_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_成人图片小说 - 洗澡被公强奷30分钟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鄭州佰思特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鄭州佰思特儀器制造有限公司求實創新、追求卓越、以質求勝、品行天下
全國咨詢熱線: 156-3715-7963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把豐收緊緊攥在手中 河南省抓好夏糧生產綜述

時間:2021-07-14 15:40:00 來源:未知 點擊: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河南作為糧食生產大省,糧食產量自2006年起連續15年超過1000億斤,連續4年超過1300億斤。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陽視察時途中臨時下車,走進一處麥田察看小麥長勢。當看到小麥豐收在望時,他指出,“夏糧豐收了,全年經濟就托底了。”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當前,河南麥收工作已經結束,超8500萬畝小麥豐收已成定局。田野上收割后的小麥留下了金色的麥茬,秸稈打捆機和大型播種機馳騁于田間地頭,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民的臉上。

筑牢糧食豐收基礎

夏日的驕陽似火,在黃淮海平原腹地的商水縣,收割機的轟鳴和布谷鳥高亢的歌聲回響在廣袤的田野上。“今年的小麥長勢好,又是一個豐收年!”6月9日,商水縣張莊鎮種糧大戶邱守先一大早便來到了麥田里,指揮著農機手加緊收小麥,“多虧這幾年政府開展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能讓小麥畝均增產150斤以上。”

風吹麥飄香。邱守先所流轉的3100畝土地正處于商水縣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內,一眼望去,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麥浪滾滾之上的大型自走式噴灌機聳立在田間很是壯觀。“我們這兒屬于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可以實現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和智慧農業技術的高效融合,這讓我們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更高了。”邱守先高興地說。

目前,河南省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910萬畝,占全省耕地的56.23%,走在了全國前列。同時,按照每畝投資不低于3000元的標準,建設一批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使其成為現代農業、智慧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載體。“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是河南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具體行動之一,是打造高標準農田的‘升級版’。”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黃幸福說。

無獨有偶,在西平縣人和鄉田間,種糧大戶丁志發看著金燦燦的麥粒從收割機里噴涌而出時高興得合不攏嘴。“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建好高標準農田,筑牢了糧倉之基,沉下心來種田,想不豐收都難。”在千畝集中連片的小麥收割現場,丁志發道出了豐收的秘訣。

“十四五”期間,河南省將進一步加快推進新時期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確保到2025年建成8000萬畝高標準農田,糧食產能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讓更多“望天田”“綹綹田”變成“高產田”“豐收田”。

與此同時,河南省在提升耕地質量、提高糧食單產上持續做足文章。監測數據顯示,全省耕地質量呈穩步提升趨勢;2019年,全省耕地質量平均等級為4.41,比2015年提高了0.42等,比全國平均等級高0.35等。

“全省綜合運用秸稈還田、深耕深松、增施有機肥等措施來提升耕地質量。”河南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研究員李向東說,“通過地力提升,可以讓糧食產量更高、質量更可靠,讓中國人的飯碗裝上更多優質河南糧!”

農技支撐豐收希望

在滑縣萬古鎮杜莊村金色的麥浪中,滑縣煥永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杜煥永正指揮著社員們在田間收割小麥、秸稈打捆、播種玉米和花生,三者有序同步進行。“短短幾年間,我們的小麥、玉米、花生等都做到了全程機械化生產,既提升了效率,又節省了人力、物力。”從2012年開始流轉土地種糧食的杜煥永說,“目前,我們除了流轉2000多畝地外,還托管了周邊5000多畝土地。”

在河南,有不少與煥永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一樣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推出了深耕深松、播種、噴防、收割等一條龍托管服務的模式。如今,隨著機械化的提升以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的跟進,農民在耕種收管環節基本上不需要出力。“農業的出路在科技,這樣不僅能解放生產力,還能推動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發展。”杜煥永在農業生產上早已經成為行家里手。

近年來,河南省深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轉化和推廣應用,持續打出了“藏糧于技”的“組合拳”,先后推廣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3%。其中,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5.3%,小麥綜合機械化率達98.8%,越來越多的農民挑上了農業現代化這根“金扁擔”。

在汝南縣留盆鎮馮灣村,種糧大戶冀志清的600畝小麥迎來了大豐收。“每畝產量保守550公斤以上。”冀志清雖然是個種田“老把式”,但科技的力量還是讓他心服口服,“以前種地純靠經驗,經過農技專家的指導后發現自己就是‘井底之蛙’,種地只有靠技術才能實現高產穩產。”如今,冀志清通過農業農村部門的培訓,他也成了十里八村知名的“鄉土拔尖人才”。

為了把好技術推廣到田間地頭,河南省建立了完善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全省3萬多名農技人員,常年堅持到田里查看苗情,對農戶進行指導,隨時在農戶們組建的微信群里答疑解惑,向4400萬農民義務傳授種植“秘訣”。“雖然平時為農戶指導忙一些,但是看到農民豐收后的笑容,看到豐產的糧食,再苦再累都值得。”方城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曹榮就是其中的一員。

資料顯示,去年,河南省已推廣優質安全、節本增效、生態環保的主推技術1400項以上,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超過95%,累計培訓各類高素質農民110萬人,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十四五”期間,河南省還將持續夯實種業創新發展基礎,提升農機裝備水平,集成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推動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充分挖掘科技增產效能。

“托底”拓寬增收渠道

“俺家豐收的小麥不愁賣!”漯河市郾城區新店鎮薛莊村種糧大戶薛耀輝充滿自信。老薛種植的1100多畝“豐德存麥5號”位于郾城區16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內,“早就和面粉加工企業簽訂了收購協議,每斤小麥高出市場價5分錢。”

快割快打,麥粒不撒。在信陽市息縣彭店鄉田間,收割后的小麥被停放在地頭的農用四輪車拉去晾曬、去雜、裝倉。“三四天就把所種的幾千畝小麥全收完了,從收到種加起來不到10天。”息縣種糧大戶柳學友興奮地說,“因為小麥是訂單種植,曬干后企業就直接來拉走了,非常省心。”

地處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帶的信陽,氣候和土壤條件適合種植弱筋小麥。信陽市因勢利導,在息縣、固始、潢川等縣區不斷擴大優質弱筋小麥的種植面積。同時,眾多企業先后與淮濱、息縣、固始等縣簽署協議,在這里建立有機小麥高標準示范基地,長期高價收購嚴格按照標準生產的優質弱筋小麥。

抓好糧食收購是保護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環節。“河南每年不僅解決了近1億人的吃飯問題,還外調600億斤原糧及加工制成品。”河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徐富勇介紹,“為做好夏糧收購工作,我們鼓勵各類糧食企業開展市場化收購,參與優質小麥訂單收購,積極與加工企業、飼料企業合作開展租倉業務,實現農民增收,企業經濟效益增長。”

目前,從河南省糧食收購市場情況看,新小麥的市場價格高于國家發布的最低收購價。“我們做好夏糧收購進度統計和價格監測工作,一旦市場價格低于最低收購價,立即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預案,確保種糧農民糧食賣得出;并及時發布夏糧收購進度、價格等信息,讓售糧農民與企業形成有效對接,推動形成農民有序售糧、企業均衡收糧的良好局面。”徐富勇解釋。

為做好糧食收儲服務,早在5月下旬,河南省就預備有效倉容500億斤左右、籌措收購信貸資金500億元,確保農民“糧出手、錢到手”。同時,創新開展“互聯網+”收購,積極推廣預約收購、上門服務等方式,讓農民賣“舒心糧”;并充分發揮已建成的糧食產后服務中心作用,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加工等服務,促進糧食提質進檔。

中原熟,天下足。夏日里的中原大地,放眼望去,一片豐收忙碌的場景不禁讓人心潮澎湃,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河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底氣和信心。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培奇 范亞旭 王帥杰·原標題為:《把豐收緊緊攥在手中——河南省抓好夏糧生產側記》

 
在線客服
聯系方式

銷售熱線

15637157963

上班時間

周一到周日

公司電話

15637157963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