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條紋葉枯病的發生與流行受耕作制度、水稻抗病性、帶毒灰飛虱數量以及氣象因素等的影響。
1. 耕作制度稻一麥兩熟,尤以小麥一單季晚粳稻的情況下發病重,大麥一稻一稻或油菜一稻一稻三熟制對病害有明顯的抑制效應。
2. 水稻抗病性一般糯稻發病重于粳稻,晚粳重于中粳,釉稻發病最輕。粧稻中一般矮稈品種發病重于高稈品種,遲熟品種重于早熟品種。同一品種不同生育期中以幼苗期最敏感,拔節后基本上不感病。
1. 耕作制度稻一麥兩熟,尤以小麥一單季晚粳稻的情況下發病重,大麥一稻一稻或油菜一稻一稻三熟制對病害有明顯的抑制效應。
2. 水稻抗病性一般糯稻發病重于粳稻,晚粳重于中粳,釉稻發病最輕。粧稻中一般矮稈品種發病重于高稈品種,遲熟品種重于早熟品種。同一品種不同生育期中以幼苗期最敏感,拔節后基本上不感病。

3. 帶毒灰飛虱數量條紋葉枯病病株率與灰飛虱發生量無顯著相關性,而與灰飛虱的帶毒率有顯著相關性。由于灰飛虱發生量年度間變化很大,而其帶毒率又隨著流行年過后時間的延長而逐漸遞減,因而發病率與帶毒蟲量間有極顯著的相關性,即帶毒蟲量大,發病率高;反之則低。
4. 溫度早春氣溫高,灰飛虱發育快,成蟲遷入秧田危害時間早,可傳毒時間長,因而發病較重;反之,早春氣溫低時發病較輕。但高于30°C的氣溫對灰飛虱發育也不利,故在熱帶和亞熱帶高溫地區此病害不流行。
條紋葉枯病發生程度還與移栽期、秧苗生長狀況、稻田位置有關。一般早栽田、生長嫩綠的早發田、離重病(蟲源)田近的稻田,發病均較重。同一田塊中,又以田邊、坡邊、溝邊發病較重。
4. 溫度早春氣溫高,灰飛虱發育快,成蟲遷入秧田危害時間早,可傳毒時間長,因而發病較重;反之,早春氣溫低時發病較輕。但高于30°C的氣溫對灰飛虱發育也不利,故在熱帶和亞熱帶高溫地區此病害不流行。
條紋葉枯病發生程度還與移栽期、秧苗生長狀況、稻田位置有關。一般早栽田、生長嫩綠的早發田、離重病(蟲源)田近的稻田,發病均較重。同一田塊中,又以田邊、坡邊、溝邊發病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