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苗期病害的初侵染源主要來自帶菌的土壤、種子和病殘體。棉苗病害按初侵染來源可分 為兩種類型:一種類型包括立枯病、疫病等,其初侵染源主要是帶菌土壤;另一種類型包括炭疽 病、莖枯病和角斑病,其初侵染源主要是帶菌種子。紅腐病的初侵染源則既可是帶菌種子,也可 是帶菌土壤。
以土壤帶菌傳病為主的病害,其病原物能在土壤和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第二年的初侵染來 源。茄絲核菌是土壤習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2?3a之久,當遇上適宜的寄主和適宜的外界環境 條件時,即可侵染寄主,引起發病。在田間可以通過農事操作和流水等傳播,進行再侵染,也可通過菌絲體的擴展蔓延對相鄰棉株進行再侵染(圖9 - 5)。除上述途徑外,竺麻疫霉的砲子囊主要通過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
以土壤帶菌傳病為主的病害,其病原物能在土壤和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第二年的初侵染來 源。茄絲核菌是土壤習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2?3a之久,當遇上適宜的寄主和適宜的外界環境 條件時,即可侵染寄主,引起發病。在田間可以通過農事操作和流水等傳播,進行再侵染,也可通過菌絲體的擴展蔓延對相鄰棉株進行再侵染(圖9 - 5)。除上述途徑外,竺麻疫霉的砲子囊主要通過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

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中越冬
圖9-5
以種子帶菌傳病為主的病害,其病原物主要以分生抱子附著在棉子短絨上,或以菌絲體(角 斑病以菌體)潛伏在棉子內部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圖9-6)。此外,這類病害的病原物也能在田間病殘體上越冬,次年借風雨、昆蟲活動等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潛伏在種子內外越冬
圖9-6棉花炭疽病病害循環
圖9-6棉花炭疽病病害循環
在棉花苗期,除上述侵染來源外,田間多種栽培和野生感病植物也是棉苗病害的侵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