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株期油菜病毒病的流行主要取決于苗期感病程度。油菜品種、播種期、傳毒弱蟲和毒源數量等直接影響病害的流行與否和流行程度。
1.油菜品種 各種類型油菜品種間的抗病性差異十分顯著,但絕大多數屬于低抗或感病品種,高抗品種較少。
2.播種期冬油菜區油菜角果發育期病毒病的嚴重度隨播種期推遲而降低,一般早播則病害重,遲播則發病輕。主要原因是適當推遲播種使幼苗期所處的溫度相對較低,而較低的溫度不利于傳毒蠟蟲的活動和傳毒,從而減輕冬前發病率,而冬前的病株率又直接影響成株期病害的 發生。
3.傳毒蠟蟲 蘿卜弱、桃螃和甘藍螃等三種主要傳毒弱蟲約占遷飛弱總量的60%。油菜苗期在氣溫15?20°C時出現螃蟲遷飛高峰,其中,北方冬油菜區螞蟲遷飛高峰出現在8?9月,長 江流域地區在10月,華南地區及云南等地在10?11月。油菜角果發育期的發病株率與苗期遷飛螃蟲總量成正相關。
1.油菜品種 各種類型油菜品種間的抗病性差異十分顯著,但絕大多數屬于低抗或感病品種,高抗品種較少。
2.播種期冬油菜區油菜角果發育期病毒病的嚴重度隨播種期推遲而降低,一般早播則病害重,遲播則發病輕。主要原因是適當推遲播種使幼苗期所處的溫度相對較低,而較低的溫度不利于傳毒蠟蟲的活動和傳毒,從而減輕冬前發病率,而冬前的病株率又直接影響成株期病害的 發生。
3.傳毒蠟蟲 蘿卜弱、桃螃和甘藍螃等三種主要傳毒弱蟲約占遷飛弱總量的60%。油菜苗期在氣溫15?20°C時出現螃蟲遷飛高峰,其中,北方冬油菜區螞蟲遷飛高峰出現在8?9月,長 江流域地區在10月,華南地區及云南等地在10?11月。油菜角果發育期的發病株率與苗期遷飛螃蟲總量成正相關。

4.毒源數量 秋季較油菜早播的十字花科蔬菜是油菜病毒病的重要毒源作物,主要有蘿卜和大白菜。另外,北方冬油菜區的自生油菜、長江流域地區的芥菜和紅菜薑、華南地區的白菜、 云南高原地區的甘藍類蔬菜以及各地的早播油菜也是重要的毒源作物。毒源作物面積大小是造成地區間病害流行程度差異的重要原因,毒源作物發病率往往與油菜發病率成正相關,田塊發病率高低與油菜距毒源作物的距離成負相關。
5.氣象因素 在毒源植物充足、品種感病的情況下,溫度、降雨量是決定油菜病毒病能否流行的關鍵因素。冬油菜區秋季月均溫達到15?20°C (北方地區在9月,長江流域地區在10 月,華南地區在11月,云南等地在1?10月)時最有利于蠟蟲遷飛傳毒、病毒增殖和病株顯癥。
少雨或干旱有利于蠟蟲遷飛,增加油菜田中蠟蟲數量,因而加重病害發生。油菜苗期的降雨量與苗期發病率呈負相關。長江流域4月份降雨量在20mm以下的年份病害大發生,80mm以上 的年份病害發生輕。
5.氣象因素 在毒源植物充足、品種感病的情況下,溫度、降雨量是決定油菜病毒病能否流行的關鍵因素。冬油菜區秋季月均溫達到15?20°C (北方地區在9月,長江流域地區在10 月,華南地區在11月,云南等地在1?10月)時最有利于蠟蟲遷飛傳毒、病毒增殖和病株顯癥。
少雨或干旱有利于蠟蟲遷飛,增加油菜田中蠟蟲數量,因而加重病害發生。油菜苗期的降雨量與苗期發病率呈負相關。長江流域4月份降雨量在20mm以下的年份病害大發生,80mm以上 的年份病害發生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