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物為水稻條紋病毒(Ricestripepirus,RSV),尚未歸科的纖細病毒屬(Temdpirus)成員。
RSV粒體主要為細絲狀和絲狀分枝結構,有些為開環環狀體(圖6-9)。病毒基因組由4種ssRNA構成。病葉和帶毒蟲體內的病毒稀釋限點為10-3?10-4,鈍化溫度為55°C(3min)o提純病毒在-20°C下可保持侵染性1個月,病葉和帶毒蟲體內的病毒均可保持侵染性8個月。
RSV粒體主要為細絲狀和絲狀分枝結構,有些為開環環狀體(圖6-9)。病毒基因組由4種ssRNA構成。病葉和帶毒蟲體內的病毒稀釋限點為10-3?10-4,鈍化溫度為55°C(3min)o提純病毒在-20°C下可保持侵染性1個月,病葉和帶毒蟲體內的病毒均可保持侵染性8個月。

圖6-9水稻條紋病毒
(引自ICTV)
RSV主要通過灰飛虱傳播,白背飛虱、白帶飛虱和背條飛虱也可傳播,但作用不大。灰飛虱在病稻株上一般吸食30min以上才能傳毒,但也有少數只需3?l0min。灰飛虱獲毒后不能馬上傳毒,需要經過一段循回期才能傳毒。病毒在灰飛虱體內循回期為4?23d,平均為8.3d。通過循回期后帶毒灰飛虱可連續傳毒30?40d,但也有間歇傳毒現象。病毒可經卵傳遞,至第六年的第四十代仍有較高的傳毒率。
此病毒的寄主范圍較廣,除水稻外,還能侵染大麥、小麥、玉米、粟、稗草、狗尾草、馬唐、看麥娘、畫眉草等80多種植物。
此病毒的寄主范圍較廣,除水稻外,還能侵染大麥、小麥、玉米、粟、稗草、狗尾草、馬唐、看麥娘、畫眉草等80多種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