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因素與棉花鈴病發生的關系最密切,此外,蟲害、寄主抗病性、鈴齡及栽培管理等也影 響棉鈴病害的發生。
1.氣象因素 棉花結鈴吐絮期間,尤其在棉鈴開裂期,若遇陰雨連綿,田間濕度大,有利 于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同時,久雨低溫致棉株長勢衰弱,纖維發育不良,鈴殼相對增厚,棉鈴開 裂延遲或不能充分開裂,從而促進鈴病發生。在8?9月棉鈴開裂期,當日平均氣溫為25? 30°C、相對濕度在80%以上時,鈴病發生重。在此期間,沿海一帶棉區如遭遇臺風、暴雨等惡 劣天氣,易使棉株倒伏,棉鈴擦傷,增加病菌的侵染機會,加重發病。相反,如果棉鈴開裂期干 旱少雨,田間濕度低,不利于病菌繁殖侵染,有利于棉鈴正常發育和開裂吐絮,則鈴病的發生 很輕。
2.蟲害 紅鈴蟲、棉鈴蟲和金剛鉆等鉆蛀性害蟲對棉鈴造成的傷口為病菌創造了有利的侵 入途徑,同時害蟲在危害過程中也傳播病菌。因此,在蕾鈴期害蟲危害嚴重的棉田,爛鈴率較高。
1.氣象因素 棉花結鈴吐絮期間,尤其在棉鈴開裂期,若遇陰雨連綿,田間濕度大,有利 于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同時,久雨低溫致棉株長勢衰弱,纖維發育不良,鈴殼相對增厚,棉鈴開 裂延遲或不能充分開裂,從而促進鈴病發生。在8?9月棉鈴開裂期,當日平均氣溫為25? 30°C、相對濕度在80%以上時,鈴病發生重。在此期間,沿海一帶棉區如遭遇臺風、暴雨等惡 劣天氣,易使棉株倒伏,棉鈴擦傷,增加病菌的侵染機會,加重發病。相反,如果棉鈴開裂期干 旱少雨,田間濕度低,不利于病菌繁殖侵染,有利于棉鈴正常發育和開裂吐絮,則鈴病的發生 很輕。
2.蟲害 紅鈴蟲、棉鈴蟲和金剛鉆等鉆蛀性害蟲對棉鈴造成的傷口為病菌創造了有利的侵 入途徑,同時害蟲在危害過程中也傳播病菌。因此,在蕾鈴期害蟲危害嚴重的棉田,爛鈴率較高。

3.寄主抗病性 棉花的種間鈴病發生程度有一定差異,一般陸地棉鈴病較重,亞洲棉較輕, 這是由于后者鈴柄長、鈴尖朝下,不易積水;同時,亞洲棉鈴殼較薄,容易開裂,不利于病菌的 繁殖與危害。
同一棉種不同品種間的發病程度也有差異。陸地棉中的小苞葉品種或翻卷苞葉品種發病輕, 雞腳棉和窄卷苞葉品種的鈴病較輕,有油腺品種蟲害輕,鈴病也輕。病菌很少以直接侵入的方式 侵入棉株色素油腺中棉毒素含量高的品種,故這類品種鈴病也少。
4.鈴齡 鈴病的發生與鈴齡有關。鈴齡10d內的幼鈴發病較少,隨著鈴齡的增長,鈴病 明顯加重,尤其在棉鈴接近吐絮前10?15d發病最重,鈴齡約50d后鈴病相對減少。侵染力 強的病菌多在開花后三周左右誘發棉鈴發病,侵染力弱的病菌則多在鈴齡45d左右導致 爛鈴。
此外,鈴病的發生也與鈴位有關。通常棉株中、下層果枝上的棉鈴較易發病,上部和外圍的 棉鈴發病較輕。這主要與棉株中心部位通風透光差、濕度大等有關。
5.栽培管理氮肥施用過退或過量,往往造成棉株枝葉徒長,行間郁閉,通風透光不良, 濕度增大,鈴殼增厚,開裂遲緩,增加病菌侵染機會,加重病情。不及時整枝、打頂、摘葉的棉 株,營養生長過分旺盛,棉田環境郁閉潮濕,鈴病發生也重。
棉田積水,排水不良,田間濕度大,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侵染,而不利于棉株的根系 生長,棉株生長發育不良,抗病力弱。夏、秋干旱年份,大水漫灌或潑澆的棉田,鈴病也重。
同一棉種不同品種間的發病程度也有差異。陸地棉中的小苞葉品種或翻卷苞葉品種發病輕, 雞腳棉和窄卷苞葉品種的鈴病較輕,有油腺品種蟲害輕,鈴病也輕。病菌很少以直接侵入的方式 侵入棉株色素油腺中棉毒素含量高的品種,故這類品種鈴病也少。
4.鈴齡 鈴病的發生與鈴齡有關。鈴齡10d內的幼鈴發病較少,隨著鈴齡的增長,鈴病 明顯加重,尤其在棉鈴接近吐絮前10?15d發病最重,鈴齡約50d后鈴病相對減少。侵染力 強的病菌多在開花后三周左右誘發棉鈴發病,侵染力弱的病菌則多在鈴齡45d左右導致 爛鈴。
此外,鈴病的發生也與鈴位有關。通常棉株中、下層果枝上的棉鈴較易發病,上部和外圍的 棉鈴發病較輕。這主要與棉株中心部位通風透光差、濕度大等有關。
5.栽培管理氮肥施用過退或過量,往往造成棉株枝葉徒長,行間郁閉,通風透光不良, 濕度增大,鈴殼增厚,開裂遲緩,增加病菌侵染機會,加重病情。不及時整枝、打頂、摘葉的棉 株,營養生長過分旺盛,棉田環境郁閉潮濕,鈴病發生也重。
棉田積水,排水不良,田間濕度大,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侵染,而不利于棉株的根系 生長,棉株生長發育不良,抗病力弱。夏、秋干旱年份,大水漫灌或潑澆的棉田,鈴病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