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鱗象甲(Hypomeces squamosus Fabricius)又稱綠絨象甲、大綠象甲、藍綠象甲、棉葉象鼻蟲,屬鞘翅目象甲科。分布于廣東、廣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和臺灣等省份,是廣東、廣西等南方茶區(qū)發(fā)生嚴重的食葉害蟲。以成蟲咬食葉片為害。一般靠近山邊和雜草叢生的茶園中發(fā)生較多。除茶樹外,還為害油茶、棉、柑橘、檸檬、咖啡、桃、橡膠等。
二、形態(tài)特征
成蟲:紡錘形,體長15?18mm,黑色。鞘翅密被綠色、墨綠乃至灰棕、銅棕色鱗片,具金屬光澤。頭喙扁平,背部有1寬深縱溝,直至頭頂,兩側還有淺溝。復眼突出。左右翅上各有10列點刻縱紋。雌蟲胸部盾板絨毛少,較光滑,鞘翅肩角稍寬于胸部背板后緣,腹部較大,觸角膝狀;雄蟲胸部盾板絨毛多.鞘翅肩角與胸部背板后緣等寬,腹部較小。
卵:橢圓形,長徑約1mm,淡黃白色,孵化前暗黑色。
幼蟲:體長為15?17mm。初孵化時乳白色,老熟幼蟲黃白色,頭圓,體彎曲,肥壯多皺褶,著生稀疏短毛,無足。
蛹:裸蛹。黃白色,體長約為14mm。

1年發(fā)生1代。在浙江、安徽等省以幼蟲在土中越冬,在廣東以老熟幼蟲或成蟲越冬。翌年5?7月成蟲盛發(fā),直至年終仍可見到成蟲。在浙江等省份每年6月成蟲盛發(fā),8月開始入土產(chǎn)卵。
成蟲善于白天活動取食,早晚靜伏,常躲在雜草中、枯葉下或茶叢根際表土中。成蟲咬食茶樹葉片呈不規(guī)則缺口,善爬行不善飛,假死性較弱。成蟲可行多次交尾。雌蟲產(chǎn)卵于茶叢周圍表土中,單粒散產(chǎn)。卵、幼蟲、蛹均在土中生活。幼蟲以茶樹或雜草細根為食,老熟后化蛹于土中。
蟲口發(fā)生數(shù)量與樹齡和環(huán)境等因子有關。一般幼齡茶園比成齡茶園發(fā)生多,茶園的邊緣比中間發(fā)生多,近山茶園和雜草叢生的茶園發(fā)生也較多。
四、防治技術
勤除雜草,冬耕改土,其余參照茶麗紋象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