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精视频免费播放_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49_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_成人图片小说 - 洗澡被公强奷30分钟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鄭州佰思特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鄭州佰思特儀器制造有限公司求實創新、追求卓越、以質求勝、品行天下
全國咨詢熱線: 156-3715-7963
當前位置:主頁 > 技術支持 > 病害圖庫 >

病害科普丨水稻惡苗病

時間:2023-04-06 16:39:05 來源:未知 點擊:

       水稻惡苗病又稱徒長病、白稈病等,廣泛分布于世界各稻區。經大力防治,我國20世紀50?60年代曾基本控制其危害。近年來,病害在全國各稻區均有所回升,部分地區發生較重,成為水稻生產上一個重要問題。1935年日本學者從水稻惡苗病株中分離出具有調節植物生長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質,即赤霉素。赤霉素已成為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之一。赤霉素的發現大大推進了植物生長調節物質的研究進程。
一、癥狀

       從苗期至抽穗期均可發生。秧田2?4葉期即表現癥狀,病苗主要表現為徒長,比健苗高1/3左右,植株細弱,葉片、葉鞘狹長,呈淡黃綠色,根部發育不良,根毛少。有些病秧苗在移栽前后不久死去,枯死病苗靠近地表的部分產生淡紅色或白粉狀物(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本田期,病株多在栽后10?30d左右出現癥狀,癥狀與病秧苗相似,分蘗少或不分蘗,節間顯著伸長,節部常彎曲露出葉鞘,褐色,莖上有褐色條斑,病莖內有白色蛛絲狀菌絲。病株近地面的幾個莖節上長岀倒生的不定根,以后莖稈逐漸腐爛,葉片自上而下干枯,植株多在孕穗期枯死。病株一般不能抽穗或不能完全抽穗或劍葉早出,提前抽穗,穗小而不結實。在垂死或已死病株的葉鞘和莖稈上可產生淡紅色或白粉狀物,后期可見散生或群生藍黑色小粒(子囊殼)。
       水稻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嚴重的變為褐色,不結實或在穎殼接縫處產生淡紅色霉層。發病輕的僅在谷粒基部或尖端變為褐色,有的表面雖無癥狀表現,但內部卻有菌絲潛伏。該病的常見癥狀是稻株徒長和莖節上長倒生根,但也有呈現矮化或外觀正常的現象。
二、發病因素
       水稻惡苗病的發生與土壤溫度和水稻品種抗病性等有關。
       1.土壤溫度 土壤溫度對此病影響較大,一般土溫為30?35℃時最適合發病,25℃時發病率下降,20℃以下或40℃以上都不表現癥狀。移栽時如遇高溫烈日天氣,發病率較高。
       2.品種抗病性 水稻品種間抗病性有一定差異,一般糯稻比秈稻發病輕,常規稻比雜交稻發病輕。用孢子團接種種子72h后,易感病品種的根冠及周圍的葉鞘間,菌絲生長茂密并侵入根冠組織;而抗病品種的根冠及周圍葉鞘表面,菌絲生長量少,不侵入寄主組織。
       3.栽培管理 傷口有利于病菌侵入,因此,脫粒時稻種受傷,拔秧或栽插時秧苗受傷過重,栽插過夜秧及栽插過深,均會加重發病。另外,旱育秧比水育秧發病重。長期深灌導致水稻生長衰弱,有利于發病。收獲后不及時脫粒,堆放時間越長,稻種污染病菌的機會越大。偏施氮肥有利于病害發生。
三、綜合治理
       帶菌種子是水稻惡苗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因此,建立無病留種田和進行種子處理是控制病害發生的關鍵措施。
       1.選用無病種子 不在病田及其附近田塊留種,應從無病區引種,剔除癟谷和受傷的種子。
       2.種子處理 25%咪鮮胺乳油2000?3000倍液浸種:先預浸種子12?24h,然后用藥液浸種24?48h,粳稻種子需要浸48?56h。藥劑浸種時藥液液面應高于谷種面20?30cm,浸種過程中應攪拌若干次。浸種后可直接催芽。也可用85%強氯精300倍液浸種,但浸種后需用清水洗凈后再催芽、播種。浸種時間視氣溫高低而定,溫度低時適當延長。其他常用藥劑有浸種靈、401抗菌劑、402抗菌劑等。
       3.加強栽培管理 妥善處理病稻草,不用病稻草作為催芽時的覆蓋物或捆秧把,以減少初侵染源。及時拔除田間病株,減少再侵染源。
在線客服
聯系方式

銷售熱線

15637157963

上班時間

周一到周日

公司電話

15637157963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