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精视频免费播放_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49_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_成人图片小说 - 洗澡被公强奷30分钟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鄭州佰思特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鄭州佰思特儀器制造有限公司求實創新、追求卓越、以質求勝、品行天下
全國咨詢熱線: 156-3715-7963
當前位置:主頁 > 技術支持 > 病害圖庫 >

病害科普丨玉米大斑病

時間:2023-04-14 10:51:40 來源:未知 點擊: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上的重要葉部病害。1876年在意大利首次報道,20世紀初期已遍及美洲、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等玉米產區。1899年中國首次記載大斑病的發生,此后遍及全國,成為中國玉米產區普遍發生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該病主要分布于北方春玉米區和南方冷涼山區,一般造成減產15%?20%,大發生年減產可達50%以上。20 世紀40年代多種植感病品種,致使該病流行成災。20世紀60年代后,因抗病玉米品種的選育和推廣,該病未能再在大范圍內流行。
一、癥狀
       大斑病在玉米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自然條件下,玉米苗期較抗病,在玉米生長中、后期,特別是抽穗以后才發生嚴重危害。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能危害苞葉和葉鞘。
       葉片病斑有兩種類型:
       (1)退綠斑:初為橢圓形小斑,病斑沿葉脈擴展后,形成褐色壞死條紋,周圍呈黃色或淡褐色。
       (2)萎蔫斑:初為橢圓形、黃色或青灰色的水漬狀小斑點,逐漸沿葉脈擴大成長梭形,一般長5?10cm、寬1cm左右。有的長可達15?20cm,寬可達2?3cm,后期變為青色或黃褐色。病斑常相互聯合成不規則大斑,引起葉片早枯。田間濕度較大時,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層(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葉片上出現的病斑類型取決于病菌生理小種與玉米品種抗病基因的相互作用。
       葉鞘和苞葉上有時也產生不規則形暗褐色病斑。一般下部葉片先發病,逐漸向上部發展。干旱年份,有時先從中部或上部葉片發病。
二、發病因素
       病害的發生和流行受品種抗病性、氣象因素和栽培措施等的綜合影響。
       1.品種抗病性  這是決定大斑病流行與否的重要因素。如果玉米品種抗病,即使氣象因素有利,大斑病也不會流行。目前尚未發現對大斑病免疫的玉米品種,但品種間抗病性差異很顯著。不同品種玉米對大斑病的抗性程度與其體內的丁布含量有關。玉米苗期丁布含量較高,隨著玉米的生長,丁布含量逐漸下降,抗病性也漸弱。
       2.氣象因素  在品種感病和有足夠菌源的前提下,溫度和雨量是影響大斑病發生輕重的決定性因素。溫度決定大斑病發生和流行的區域,雨量、雨日和夜間露量是影響病情消長、發生輕重的主導因素。適宜發病的條件是氣溫20?25℃、相對濕度90%以上。氣溫超過28℃時對病害有抑制作用。中國北方各玉米產區,6?8月氣溫大多適于發病,這樣降雨就成為大斑病發病輕重的決定因素。中國南方玉米產區,一般7月份和8月份,特別是8月份,如溫度偏低、多雨高濕、光照不足,則可造成大斑病的發生和流行,這是因為這些條件有利于病菌產生孢子進行再侵染和病害的發生發展,同時高濕度影響寄主的光合作用,降低其抗病力。
       3.耕作制度及栽培條件  連作地玉米發病重,輪作地玉米發病輕。間作套種玉米比單作玉米發病輕。油菜茬夏玉米發病輕于小麥茬夏玉米。免耕田病殘體得不到耕翻深埋,病害較嚴重。播種越遲,發病越重。密植玉米田濕度大,比稀植玉米田發病重。適時追肥的田塊發病輕,氮、磷、鉀配合施肥的田塊比單施氮、磷肥的田塊發病輕。
三、綜合治理
       玉米大斑病綜合治理策略是以種植抗病品種為主,加強栽培管理,及時輔以必要的化學防治。
       1.種植抗病品種  種植抗病品種是防治玉米大斑病的最有效措施。目前,我國推廣的抗大斑病的自交系、雜交種或品種各地差別較大,主要有Mo17、掖單系列品種(如掖單13等)、登海系列品種等。
玉米對大斑病的抗性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多個基因控制的、限制病斑數量的抗性,屬數量性狀,大部分玉米品種的抗病性屬這種類型;另一類是顯性Ht單基因控制的、限制病斑擴展、延長病害潛育期、抑制病菌產孢量的抗性,表現為退綠病斑,為質量性狀。抗大斑病育種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國內、外豐富的抗病種質資源,有針對性地把各種單基因和多基因抗病性結合起來加以綜合利用,以確保品種抗病性的持久穩定。在監測病菌生理小種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具有Ht單基因的抗病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  增施糞肥可提高寄主的抗病能力,如施足基肥,適時追肥,氮、磷、鉀肥合理配合。適當早播以避免植株生長中后期易感病階段與適宜發病的溫度、濕度條件相遇。合理密植以降低田間濕度;高產地塊4.5萬株/hm2,中等肥力地塊在3.5萬株/hm2,低肥力地塊在3萬株/hm2
       3.及時清除菌源  在病殘體中越冬的病菌是第二年的初侵染來源,因此搞好田間衛生,及時清除病株(葉)效果較好,如深埋病殘體,及時打除底葉等。
       4.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玉米大斑病在生產上較難推廣,但在抗病品種大面積喪失抗病性以及在發病初期時仍可作為一種補救措施或輔助措施。目前,防治大斑病的有效藥劑有世高、代森錳鋅、可殺得、撲海因、菌核凈、新星、多菌靈、退菌特、百菌清、甲基硫菌靈等。
在線客服
聯系方式

銷售熱線

15637157963

上班時間

周一到周日

公司電話

15637157963

二維碼